特朗普对印度加税 莫迪会认怂吗 精准打击印度软肋。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粤有钱,让莫迪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举动看似是美国贸易战中的随意一击,实则精准打击了印度经济的脆弱点。当特朗普在中美谈判中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时,他迅速将目标转向所谓的“伙伴”印度,展现出美国在战略受挫时的真实态度——即使不能抓住主要对手,也要通过打击一个较弱的目标来显示其影响力。
就在中美谈判刚结束不久,特朗普便宣布对印度产品加征关税,这无疑是在印度外资暴跌99%的情况下雪上加霜。美国通过这种极限施压的方式,迫使印度政府屈服。表面上强调美印友好关系,实际上却把印度置于极为不利的位置,要求印度尽快签署美国希望达成的协议,否则将面临高额关税。
粤有钱
印度近年来一直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外资,期望从中美博弈中获益。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政策不稳定等因素,外资工厂在印度难以盈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削弱了印度制造业的价格优势。如果印度被加征25%的关税,其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将比越南、印尼高出6%以上,比中国商品还高出15%。这使得印度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粤有钱
莫迪政府原本希望通过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获取利益,但现实情况并不如其所愿。中美之间的博弈既不是冷战式的阵营对立,也不是大规模的经济收买。美国自身债务问题严重,无力到处撒钱拉拢盟友。莫迪试图通过强硬立场向美国示好,同时与中国保持平衡,结果却两头落空。特朗普的举措反而凸显出中国产业链的韧性。尽管美国试图用关税迫使产业撤离中国,但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基础薄弱,无法承接这些产业转移。中国成熟的产业生态、高效的物流网络和稳定的电力保障使其在全球供应链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特朗普选择此时突袭印度充满了算计。过去五年,美国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导致自身通胀高企、企业不满,所谓“美国优先”政策适得其反。而印度在过去两年靠中立地位获得了一些中美角力的红利,现在正好成为美国展示贸易战成果的替代品。印度当前面临产业升级困难、外资撤离以及特朗普关税的三重打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电子零件等成本结构受到严重冲击。跨国公司正在重新评估投资策略,可能会选择那些基础设施完备、政策稳定的市场进行投资。特朗普半年前还为莫迪扶椅子的画面犹在眼前,如今关税大棒已经挥向新德里,反映出美国面对困境时的战略调整。
粤有钱
查配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